9月29日,教育部召开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为首批入选的50所高校正式授牌。重庆交通大学梁乃兴副校长、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赴京参会并接受教育部领导颁发荣誉牌匾。至此,历时半年之久、历经学校总结申报、省市评审推荐及教育部专家盲评、社会调查、实地调研、综合评审等环节后,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工作落下帷幕,重庆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跻身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工作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积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全国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重庆交通大学高度重视,从思想认识、顶层设计、内涵建设、组织申报、迎评工作等方面,全校上下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创新创业工作获得重庆市及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通过深入研判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重庆交通大学办学特色和发展实际,学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工作重点和工作主线,将创新创业改革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新的增长点,统筹学校各项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建设和提高全校创新创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申报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与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迎评工作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具体领导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创业基地建设、众创空间建设等工作。招生就业处牵头,教务处、产学研合作处、校党政办/政策法治办、基建处、资产后勤处等为重要参与部门,研工部、人事处、财务处、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积极协助,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土木学院、交运学院、信息学院等单位积极参与。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各部门、各学院的良性联动,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赞扬与一致肯定。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典型经验高校评选标准,学校积极构建完善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新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改革与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重庆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工作特色。一是深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学籍制度的四个创新;二是加强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三是举办全覆盖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四是开展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打造立足行业、融入专业的团队与平台;五是促进有实效的成果转化应用,着力两导两化,助推项目孵化、企业发展壮大。教育部专家组认为重庆交通大学三全两有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完整、特色鲜明。 教育部开展的2016年度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评选工作是由原来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评选转化而来的一项重要工作。重庆交通大学于2010年获得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助推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学校决定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在申报、建设、迎评的重要节点与关键环节,学校党政领导亲自部署、现场督查、具体指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政策法治办等相关部门对材料精心组织、细心打磨,在省市推荐环节,重庆交通大学从重庆市申报的18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以排名第一的位次被推荐到教育部。在相关部门与各学院的支持配合下,在教育部进行专家盲评和社会调查两轮PK后,重庆交通大学在进入全国复评的130多所高校中排名靠前,进入专家进校现场考察的55所高校行列。 为了确保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进入50强,在最后迎评冲刺阶段,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程指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抓细节、补短板、强特色,力争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的6月12、13日,在听取学校工作汇报、资料核查、场地考察、部门走访、电话调查、师生座谈等环节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校长报告非常精彩、很有特色,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团队与指导服务等三个方面,工作扎实、特色鲜明、经验典型,推动了创新创业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荣誉属于集体,梦想催人奋进。面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高等教育肩负的新的时代使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学校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倍加珍惜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引入社会资本、推广科技产品、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三全两有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时代洪流中绽放属于交大新的精彩!